环着沙漠看新疆|巴楚县这个村,第一书记带村民沙漠“淘金”

zhq 2025-06-24 阅读:130 评论:0
新疆喀什地区在我国最西边,这里三面环山。北部是南北疆的分界线——天山南脉,西部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喀喇昆仑山的冰川雪水汇集形成叶尔羌河,这条河流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时,滋养出了大片的绿洲。也是叶尔羌河流域...

新疆喀什地区在我国最西边,这里三面环山。北部是南北疆的分界线——天山南脉,西部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喀喇昆仑山的冰川雪水汇集形成叶尔羌河,这条河流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时,滋养出了大片的绿洲。也是叶尔羌河流域的这片绿洲,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又分出了一北一南紧挨着的托格拉克沙漠和布古里沙漠。

喀什地区巴楚县就位于这片绿洲的北部,西边是托格拉克沙漠、东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巴楚县有不少三面环沙的小村庄,琼库尔恰克乡温阿勒台库什村就是其中之一,沙漠距离村庄最近不过30米。

2023年,村里来了一位喀什地区林草局派驻的第一书记戴志刚。年过五旬的戴志刚个头不高、身材壮实。他刚到村里不久,便听到村民多次反映:沙漠到院子跟前了,必须要治沙了。自此,戴志刚带领温阿勒台库什村村民走上了沙漠“淘金”路。

琼库尔恰克乡温阿勒台库什村村民于今年3月栽种的梭梭苗,到8月份便能长一米多高。梭梭耐碱、耐旱、耐寒、耐热,被誉为“沙漠卫士”,也是治沙“利器”。 本文图均由澎湃新闻 高宇婷 摄

两年发展生态林2400余亩、长4.5公里

温阿勒台库什村人口不算多,有395户1386人,但这个村的面积并不小,有41.7平方公里,不过沙地面积就占了其中一半。

2023年,戴志刚刚到村里工作时,便有不少村民多次向他反映:“沙漠已经到庭院跟前了,沙进人退,必须要治理了。”

向自己的派驻单位喀什地区林草局汇报后,村里也开始规划防沙治沙这项大工程怎么做。2023年11月,戴志刚带着村民先平出了村里的一块沙地。2024年3月起,村委会联合村里的合作社和村民一起开始造林。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澎湃新闻在温阿勒台库什村一期315亩的生态林里看到梭梭树、小果沙枣、沙漠玫瑰等植物长势正旺。梭梭树下种植的肉苁蓉种子已经收获。“按每亩100公斤的产量,一公斤10块钱算,每亩地收入约1000元。扣除成本,每亩地可以收入500元。”戴志刚说,“一步一步走,一期成功了,就再走第二步、第三步。”

温阿勒台库什村一期315亩的防沙林。

一期生态林里小果沙枣树上嫁接的大果沙枣,村民在修剪沙枣树。

2024年一年,温阿勒台库什村干部带领村民春季造林、夏季铺草、秋季继续造林……然而治沙的过程并不容易,几场大风往往就会将刚种好的苗子连根吹走、也吹干了叶子。戴志刚指着今年3月栽种的一片小果沙枣林说:“这一块我们已经补了三次苗了,(风沙)一下子把根整个吹掉了。”

不过最终,这片地里的小果沙枣还是种活了80%以上。而截至目前,村里已完成生态治林2405亩,长度4.5km,种植胡杨、沙枣、梭梭81万余株,种植成活率达到85%以上,小气候改善明显。

绿林已成,“向沙漠要效益”

采访过程中,戴志刚反复提到一句话“要向沙漠要效益”。

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小麦、玉米、棉花、苹果等。村里有1386名村民,宅基地一共3000余亩,一亩地一年收入不过1000多元。

“我们也想办法通过防沙治沙增加农民的收入。”戴志刚说,小果沙枣不值钱,嫁接大果沙枣结果后一斤能卖40元;现在村里已有成片的梭梭林、沙枣林长成,梭梭林下可种植肉苁蓉,通过几年时间把产业培育起来以后,一亩地能增收1万元。

今年以来,戴志刚又带着村民在沙地里开出一片65亩的苗圃田。苗圃田里有10亩梭梭苗,约120万株;小果沙枣60万余株,小果沙枣嫁接的大果沙枣8万余株。“梭梭苗一颗一毛钱,一亩地有15万株梭梭苗。村里种完,剩下的可以出售增加村集体收入,这些苗子能值60余万元。”戴志刚说。

“环着沙漠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看到苗圃田有许多杂草。戴志刚解释,之所以不拔杂草,是因为沙漠本身气温太高,如果没有杂草在周边营造小环境,降低热辐射,田里的主要作物也不好成活。

戴志刚在苗圃地介绍育苗情况。

除此之外,村里还种着几十亩花生、几十亩开心果、百余亩西瓜,此外还有甘草、罗布麻、酸枣、沙漠玫瑰、葵花籽等作物。

“这些都是做试验,今年能够成功了,明年我们想办法也把它繁殖一下,在其他地方再进行推广。因为本身我们是地区林草局的,有这方面优势,单位也想着把沙产业做好、扩大,就这些事。”戴志刚说。

在另一片今年3月开始种植的930亩沙地梭梭林和杏树林里,戴志刚则讲到,嫁接吊干杏、芒果杏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戴志刚告诉澎湃新闻,前不久他带村民到阿克苏地区参观学习戈壁滩上种杏子:“有的树上至少要结几十公斤(杏),一公斤卖26块钱,这样一亩地(收入)超过2万了。”

村里林地增加后,村里的脱贫户也会优先聘为护林员,每月可以增加收入1700余元。而在村里防沙治沙工程实施的这两年里,有1万人次的村民参与其中,人均多收入595元。

村里治沙造林、发展沙产业,村集体经济也有增收。除去育苗的收入外,村里的沙化土地也可以流转。前三年免费,三年以后每年缴纳租金50元/亩,每年递增50元/亩,最高不超过200元/亩,年均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约7.5万元。

村里留出一块沙地,为今后农家乐做准备。

澎湃新闻注意到,温阿勒台库什村里还特意留出一座小沙山,日后打造乡村旅游农家乐用。

戴志刚介绍,村里有西瓜,有农民养的土鸡,戈壁滩里面全是小山羊……游客到这里来可以搭帐篷,卧沙、做沙疗,将来农家乐里可以吃土鸡、羊肉等,通过旅游、民宿等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防沙治沙久久为功。经过测算,温阿勒台库什村村里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有10058亩,到2030年,逐步完成这些沙化土地的治理工作。届时村民收入、村集体收入都将有显著增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